AI「学不会」竟成相变探针!UCSD华人联手谷歌等,曝光量子纠缠秘密

  发布时间:2025-10-12 17:08:34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新智元报道编辑:KingHZ【新智元导读】人工智能常被看作解决问题的工具,但在最新发表于arXiv的一项研究中,它的「失败」本身却成了科学发现的线索。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)的华人学者Wan 。


新智元报道

编辑:KingHZ

【新智元导读】人工智能常被看作解决问题的工具,但在最新发表于arXiv的成相缠秘一项研究中,它的变探「失败」本身却成了科学发现的线索。

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(UCSD)的人联华人学者Wanda Hou,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Google QuantumAI合作,手谷在谷歌的曝光SycamoreWillow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完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验。

他们发现:当机器学习模型「学不会」时,量纠正好对应量子体系发生了测量诱发的竟D华相变。AI的成相缠秘失效,反而成为了物理的变探探针。


论文链接:https://arxiv.org/abs/2509.08890

为什么要关注测量?

在量子计算中,测量通常被视为「终点」——想得到结果,手谷就测量比特;但这一步也会破坏量子态。曝光

令人惊讶的量纠是,测量并不只是竟D华破坏,它还能在未被测量的比特之间诱发新的远程纠缠

问题是,这种效应隐藏得太深,传统方法往往需要指数级的实验次数才能把它揪出来。

于是,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:能否完全放弃先验知识与繁琐的「后选」,让机器学习直接从数据里自己发现?

如何把AI拉进实验室

团队首先在谷歌的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制备了一维和二维cluster态

然后,他们测量掉几乎所有的量子比特,只留下远距离的两个探针比特,并用「经典影子(clssical shadow)」方法去记录探针的状态。

接着,他们把这些实验数据输入一个带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式神经网络。


与常见的监督学习不同,这个模型没有标签、没有先验,全靠无监督学习来「猜测」探针的后测量态。

Image caption:一维实验:测量掉链中比特,两端探针产生纠缠。

二维实验:随测量角度变化出现相变,临界点角度的纠缠骤现。

神经网络:直接用测量数据学习探针状态,估计纠缠与熵,无需先验模型。

「意外」的发现

在一维34比特的实验中,AI的表现堪称亮眼:即使什么先验都不给,它仅凭数据就学出了与理论模型一致的远程纠缠。可到了二维6X6阵列,情况突然变得耐人寻味:

  • 在低纠缠区:体系没有长程量子纠缠,AI很快就学会了测量数据中的简单结构,预测结果与理论一致,纠缠为零。学习曲线迅速收敛,所需计算资源也远小于传统模拟。

  • 在高纠缠区:体系充满全局性的量子纠缠,数据看似随机却高度相关,但这种复杂性根本无法被经典算法解码。AI并不是「不够强」,而是遇到了物理层面的「硬障碍」。它虽然也能很快收敛,但学到的只是「瞎猜」,因此无法探测到纠缠。

  • 在临界点:情况最耐人寻味。AI的学习曲线突然拉长,说明它在数据中捕捉到了复杂且丰富的结构,需要更多训练才能收敛。最终,它在这里给出的纠缠信号出现峰值,恰好对应体系发生相变的临界点

换句话说,AI的「学不会」,正好对应量子体系进入临界的时刻

重要的是,这并不是AI本身的问题,而是全局量子纠缠带来的指数级复杂度,天然超出了经典算法的解码能力。经典AI在这里触碰到了物理世界的「硬边界」,它的失效反而成为我们确认临界性的信号。

从经典AI到量子AI

这一发现也让人重新思考未来:如果经典AI的局限来自无法高效模拟全局量子纠缠,那么当量子计算机本身成为AI的算力基座时,会发生什么?

理论上,量子增强的AI能直接处理纠缠与非局域关联,从而跳过经典算法的「学习失败」瓶颈。

这不仅意味着更强的模式识别与科学建模能力,也可能成为科学家们长期设想的「真正的科学智能体」的雏形

值得注意的是,Google QuantumAI团队在几乎同一时间发表的另一篇工作。


论文链接:https://arxiv.org/abs/2509.09033

这篇工作就从理论角度证明:当量子计算机用作生成式AI的基座时,模型能力将出现本质性的进化,能实现经典AI无法触及的表达与推理能力。

在这个意义上,今天我们看到的「AI学不会」,并不是失败的终点,而是未来量子AI的起点路标

当量子与智能真正融合,我们可能迎来一次科研范式的根本飞跃。

意义与展望

这项工作带来的启示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:

  1. 新型观测范式:通过AI学习与量子—经典交叉关联,研究者能够在无需后选、避免指数级实验成本的条件下,从数据中直接提取物理信号。更重要的是,AI的「学不会」本身也成为了临界性的标志,让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新的观测手段。

  2. 误差校正潜力低纠缠区(可「擦除」的区域),AI能快速学习并准确识别测量数据的结构信号。这类能力非常适合应用于量子误差校正,帮助量子计算机实时定位并修复局部噪声和错误。

  3. 未来前景: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,有潜力孕育真正面向科学探索的智能体。当AI本身运行在量子计算机上时,它或许能够突破经典算法的限制,直接操控和解码量子纠缠,带来一次智能形态的根本飞跃。


总结

由UCSD与UCB领衔、并与Google QuantumAI深度合作的这项研究,首次在实验中表明:经典学习模型的失败本身可以作为物理临界点的探针

在一维体系中,研究者仅凭数据驱动就揭示了远程纠缠;在二维体系中,机器学习的「学不会」与测量诱发相变的临界点精确重合。

这不仅突破了传统观测的瓶颈,也预示着一种新的研究范式:AI不只是辅助工具,它本身也能成为探索自然规律的显微镜。而当量子计算赋能AI时,科学家们或许将迎来真正的「量子智能体」时代。

参考资料:

https://arxiv.org/pdf/2509.08890
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换帅能否解北京国安队“眼前之急”?

    来源:劳动午报)转自:劳动午报虽然本赛季带队战绩尚可,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失利后,塞蒂恩不得不离开北京国安队的帅位。塞蒂恩的助手拉米罗将带队完成本赛季余下的比赛。主教练因各种状况离任后由助教“转正”在世界
    2025-10-12
  • 临沂球探5:0济宁尼山圣境!以小组第一身份进入淘汰赛

    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李其峰9月8日,2025年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第五轮,主场作战的临沂球探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5:0大比分,战胜来访的济宁尼山圣境队。凭借此场胜利,临沂球探队以三战全胜、一球未失的战
    2025-10-12
  • 功课压力大 不想上学 12岁小学生逃课 逗留公园4天

    强强是因为功课压力大,不想上学,所以下了校车后并没有回家,就躲进了小巷里,以防自己被找到,他专挑小路走,漫无目的地在石狮四处闲逛。他来到了石狮一处公园,离家的这几天,都是在公园里度过的。海峡网11月2
    2025-10-12
  • 就在今晚!U23国足VS泰国:王钰栋+胡荷韬+蒯纪闻领衔 刘诚宇冲锋

   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19点30分,一场焦点对决将会在中国U23男足和泰国u23男足之间进行。本场比赛是一场友谊赛。双方也是为接下来的U23亚洲杯而备战。此前的U23亚洲杯预选赛上,中国男足和澳大利
    2025-10-12
  • 泉州市区初中招生电脑派位5日上午举行

    2018年泉州市区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将于7月5日上午8时30分在鲤城区进修学校举行。电脑派位结果将于当天上午11时左右公布,学生及家长届时可登录泉州网或“泉州通”客户端进行查询。
    2025-10-12
  • 苏超联赛激活各城市足球工作,连云港刚被淘汰就立即备战明年比赛

    连云港队在苏超联赛淘汰赛中被南京队淘汰出局后,连云港马上就发布公告备战2026年苏超联赛,开始招募明年连云港队的球员,要组建新的连云港队,基础条件是18-40岁,拥有连云港户籍或连云港学籍或身份证前四
    2025-10-12

最新评论